2023年12月12日,我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史录文/管晓东团队在医学权威期刊PLOS Medicine 在线发表了题为“Use of Suboptimal Control Arms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of Investigational Cancer Drugs in China, 2016-2021: An Observational Study”的研究成果。该文基于国内外肿瘤学指南与临床实践,对2016-2021年中国登记的抗肿瘤新药随机试验的对照组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估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在新药临床试验中使用标准治疗方案外的次优疗法作为对照组,不但不能科学证明新疗法的优劣,也阻碍了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治疗。随着我国医药创新与临床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获批开展的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逐年增加。为促进抗肿瘤药科学有序开发,2021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发布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指出“在干预性的临床试验中,应该尽量为受试者提供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最佳治疗方式/药物,而不应该为了提高临床试验成功率和试验效率,选择安全性和/或有效性不确定,或已被最优的药物所替代的治疗手段”,实际上目前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中对照方案质量尚不清楚。
史录文/管晓东团队分析了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中2016-2021年获得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的453项肿瘤药物II/III-III期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其中60个(13.2%)试验对照组并非指南推荐的最优疗法。相关试验预计招募18610名受试者,占样本试验受试者总数的15.1%。与采用指南推荐最优疗法作为对照组的试验相比,采用次优对照的随机试验得出阳性结果的比例更高(100% vs 83.9%)。
本文首次从临床试验对照组选择入手,评价了近五年来中国以注册申请为目的的抗肿瘤新药随机试验的质量。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登记的采用标准治疗作为对照的肿瘤随机试验比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当,表明中国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批标准不亚于欧美国家。然而仍有部分试验采取了非指南推荐的最优治疗方案,这可能影响后续的审评审批与临床处方决策,并将部分受试者暴露于潜在的非标准治疗中。研究结果对完善我国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随着我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的持续开展与治疗格局的迅速演变,课题组呼吁多方合作促进临床试验采取适宜对照组、保障受试者权益,同时为临床与监管决策提供更优质证据。
北京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逸晨为本文第一作者,管晓东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4319
【通讯作者简介】
管晓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品公平可及与合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价格政策技术咨询核心专家组成员,兼任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药物警戒研究与评价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学术委员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政府部门多个研究项目,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JAMA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WHO Bulletin, Cancer Communication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为中国国家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证据和智力支持。
【第一作者简介】
张逸晨,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肿瘤药物政策。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在校期间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荣誉。
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