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
北京大学药学院是全国重点药学院(系)之一,也是国家最早建立的高等药学院校之一,其前身是北京大学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41年。在此基础上,1943年建立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2年医学院独立建院,随之改名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85年随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2000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药学院。曾设本草、制药、药学、药检、药物化学、生药学、应用化学(医药)、药理学等专业,现设药学专业(六年制本硕连读)。药学专业于2007、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于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药学专业点。北京大学药学院是一个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药学院。
药学院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得到巨大的发展。曾培养出一大批科学家,是国内外药学科学家培养的摇篮。至今药学院已有四名教授遴选院士,其中王序教授、王夔教授、张礼和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楼之岑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43-1945年刘思职教授任系主任,1945-1947年陈同度教授任系主任,1947-1958年薛愚教授任系主任,1958-1966年王序教授任系主任,1978-1983年王序教授任系主任,1983-1988年王夔教授任系主任、院长,1988-1999年张礼和教授任院长。1999-2004年彭师奇教授任院长;2004 -2005年刘俊义教授任常务副院长;2005-2016年,刘俊义教授任院长;2016年至今,周德敏教授任院长。药学院现有职工1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6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8人,两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2011年以来,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555000jc线路检测中心项目3项,科技部领军人才优势领域创新团体1项,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10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名,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项。
学院近年获国家级科技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8项,其他奖20余项;科学研究特色鲜明,人均投入产出比高。近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400余项,总科研经费近10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率(面上42.43%,青年48.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左右;同时创新药物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国家创新药物专项的支持下,获得新证书两项,新药临床批件10项,获得发明专利的临床前研究的新药30余项。
国内及国际水平与地位概述
1. 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
学院以创建一流大学为目标,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狠抓教育质量。学院为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社会对高层次药学人才的需求,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药学院在国内率先以大药学一级学科招收六年制学—硕连读学生,探索研究型药学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学院提出并实践了药学专业六年一贯制、学—硕融通的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实践环节、学生思想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突破了旧有的模式,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有7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有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承担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医药类项目1项、国家“十五”重点立项课题子项目5项、北京市共建项目4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5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8项、北京市创新性实验计划1项、教育部创新性实验计划4项,并先后于2008年和2012年获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能力提高项目的资助。
2. 学科建设方面
通过“211”“985”以及“双一流”药学创新平台的建设,学院的学科建设有了很大大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优秀的教学及科研群体和团队。在学科布局方面,形成了以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为核心,重点学科(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为依托,新兴学科(化学生物学、预防药学)与发展中学科(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异军突起,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同步发展的局面。近年来,各个学科不断加强整合与交叉,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的优势,推动新兴学科发展。在核酸药物、糖类药物、分子靶向药物输送体系、药物设计与先导化合物发现、药物合成方法学等前瞻性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进一步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步伐。
3. 国内国际地位
2017年我院药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位列全国首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学科排名首位,在2016年学科排名体系中评估A类;北京大学药学学科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药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2017年USNEWS药学学科全球排名第21位,2017年QS世界大学药学和药理专业排名第24位,均居中国大陆首位。焦宁入选科睿唯安2017年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屠鹏飞、杨秀伟、吕万良教授连续荣登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表明我院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化学、药学、毒理学和药剂学的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为该领域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4. 学科建设成效,包括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贡献及效益评价
4.1 药学院空间扩展及装修建设
通过多年的学科建设经费支持下,进行了药学院和国重室的部分房屋修缮以及空间扩充,从药学院基本楼7000余平米,国重楼1楼空间不足2000平米扩展到卫生楼,国重室1,2,3号楼共计拓展空间约6000平米,同时中关村生命科技园方正医疗健康产业园综合楼13号楼约5000平米的空间启用,国家专项经费支持药学楼已经装修完毕并进行入驻工作,这些使得药学院在空间和师生生活实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西北区医药综合楼工程正在紧张实施,未来空间紧张的局面逐渐获得缓解。
4.2 药学院仪器平台的建设
通过“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新药创制专项、“北京大学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技术大平台的建设”课题实施以及985经费和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的专项经费支持,教育部教育振兴计划"211工程"和"985"仪器设备专项基金的资助下,共购置大小仪器500余件,新配备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仪器设备,包括:6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全自动药物筛选机器人工作站、四极杆-线性离子阱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美国ABI 3200 QTRAP)、7.0 T Brucker 傅立叶变换高分辨质普仪、ABI MDS SCIEX API/QSTAR LC-MS联用仪、Finnigan TRACE 2000 GC-MS联用仪、AVANCE III 4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JASCO J-810型圆二色散光谱仪、Vario EL III型元素分析仪、Thermo Nicolet Nexus 470 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Varian Cary Eclipse型时间停留荧光光谱仪、Varian Cary 300型时间停留紫外光谱仪、分析/半制备型Varian ProStar 210 HPLC、分析型Varian ProStar 230 HPLC以及Zetasizer Nano S型纳米粒度及绝对分子量分析仪、BIACORE3000型表面等离子共振仪(SPR)、Beckman Coulter毛细管电泳仪,包括原有Varian INOVA-500 NMR波谱仪、JEOL AL-300 NMR波谱仪、Bruker ESP-300型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等,共计25台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人民币。满足了药学研究、教学、对外开放服务的要求,构建了仪器设备配备科学、合理、集约、资源共享的现代药学分析测试技术平台,仪器设备的功能亦已从单纯的测试项目向反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微机辅助药物设计过渡。这些仪器每次都通过上级的"计量论证"。其中300和400 MHz NMR已对全体研究生开放,在满足本院师生服务的同时,也对兄弟院系,院校开放,并服务于企业,成为公共的仪器平台。
4.3 社会服务能力及贡献得到大幅提高
4.3.1 药学院创新药物研发及社会服务能力获得提高
药学院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北京大学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的建设任务。经过数年的实施,目前已经建立、健全了新靶点研究确认、药物高效筛选、新药设计与优化、样品高效制备与样品库、药效学、药物安全性、临床前药代、药物制剂、药物质量标准研究、药物中试技术等10个单元技术平台,建成了从药物发现到新药临床前研究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形成了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大平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3.2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提高
在“985工程”三期建设期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约360项,经费5亿余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1项(含2013年获批2014年开始执行项目,有重点项目4 项、重大项目6项、杰青1项、优青3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12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项;新批教育部555000jc线路检测中心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2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5项(含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46项,以及多项科技部、省、部、市一级的科技计划项目和合作研究课题。
4.3.3 学术论文数量大幅度增长,论文质量显著提高
自“985工程”三期实施以来,我院科研成果不断涌现,SCI论文发表呈稳步增长,自2011年来,共发表国内外论文超过1000篇(被SCI收录超过700篇)。重要成果不断发表于Science, Accounts Chem. Res.,J. Am. Chem. Soc.,Nat. Commun. ,J. Med. Chem.,Eur. J .Med. Chem.,J. Nat. Prod.,Angew. Chem. Int. Ed.,Biomaterials等高水平专业期刊,其中影响因子>5的论文368篇,影响因子>10共63篇,影响因子>20的论文11篇。
周德敏/张礼和课题组题为“Generation of Influenza A Viruses as Live but Replication-Incompetent Virus Vaccines” (制备复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杂志上(IF34.66),鉴于该成果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传染病方面的重大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全球最大的科技新闻工作站SciPak将该发现作为亮点,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1日下午2:00向全球媒体发布。随即新华社、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加拿大广播公司和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相继跟进,对这一重大发现进行了专题报道。Nature杂志也对此突破性进展给与了高度评价,认为周德敏及其北京大学同仁们建立的方法将被广泛用来制备更高效的病毒疫苗。焦宁教授的天然产物、药物及其中间体合成工艺的绿色化、高效化成果在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发表系列论文20多篇,以及叶新山、曾可武、刘合力、黄卓、刘涛多位教授重要科研成果发表于Nature,Cell子刊,PNAS等其他著名学术期刊上。
4.3.4 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都大幅度增长
五年来,本室申请专利的数量稳步增长,专利授权数大幅增长。共申请发明专利194件(上一周期60件),增幅为325%,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17件(上一周期4件),增幅为425%;获得专利授权123件(上一周期有32件),增幅为384%,其中国际专利授权14件(上一周期3件),增幅为467%。
4.3.5 成果转化、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成果转化方面,近年药学院研制的多个新药已经取得新药证书2个,1个抗肿瘤一类新药被SFDA批准进入II期临床试验,2个一类新药进入I期临床试验,10个新药获得临床批件,有专利支撑的30余个候选新药进入临床研究。药学院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推动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北京大学小核酸药物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与昆山市合作建立小核酸制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山出资3亿元打造中国第一个小核酸产业基地,推动张礼和院士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产业化。屠鹏飞教授对中药肉苁蓉的基础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研究直接推动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肉苁蓉种植产业,2009-2010年新增产值3.84亿元,新增利润2.24亿元,出口创汇467万美元,在阿拉善、和田沙漠地区推广种植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75 万亩,治理了大片沙漠, 改善了生态环境,带动5万多边疆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药学院利用创新药物综合性大平台积极服务于社会,先后承担了100余项的新药研发相关技术服务,合同金额近6千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药学学科重点未来建设方向
5.1 加强药学学科建设方针毫不动摇,逐步提高招生吸引力和奖学金力度,吸引高素质生源,争取招生名额和学院空间
5.2 加强药学院学生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进行青年教师培养和国际型青年人才引进齐头并进
5.3 加强创新药物源头创新和校企合作研究力度,提高社会服务及成果转化能力
5.4 进一步发挥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的优势,加强实验室软硬件的建设,整合北京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和学术研究、新药发现、新药临床等优势资源
5.5 继续加强综合性大平台的主体研究作用,北京大学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自2009年建立以来,以药学院为主体,联合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院、分子医学遗传所、附属医院以及未名、方正等校属企业,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研发了45个新药或临床前新药,其中上市新药2个,临床批件10项(含2项受理通知、1项临床报备),33个新药处于临床前或候选药物研究阶段。
更新日期:2018年5月